“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渔歌子》里描绘的西塞山正是如今南太湖之滨吴兴区妙西镇的样子。西塞山度假景区、原乡小镇、还有众多的光伏产业,近三年来,全镇集体收入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长。
“而曾经的妙西镇遍布石矿山,生态破坏严重,有句话叫‘上海一幢楼,妙西一座山’。”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镇长潘鸣告诉记者,在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践行之路上,妙西镇开始关停矿山,转型发展生态旅游业。“如今从事生态旅游产业带来的税收远远超过了当年从事矿山行业一年带来的税收。”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也传为一段佳话。妙西镇的变化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湖州市妙西镇
妙西镇位于湖州市吴兴区西部山区。“这里的旅游区建起来了,很多之前离开的工人都踏上了返乡之路。”45岁的黄建国现在是妙西镇原乡小镇的一名观光车司机,同时兼职画画,用画笔和颜料来记录今天妙西镇的绿水青山。而曾经的黄建国是妙西镇众多矿山中的一名普通叉车司机,工作十余年来,他见证了妙西镇从污染到洁净的变迁。
如今的妙西镇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但是由于盛产青冈岩石料,20世纪80年代开始,妙西镇陆续开办了22座矿山企业,向外地供应建筑材料。历史上的妙西就是一个主要以石矿为主的乡镇,粉尘污染、山体大量裸露、安全生产等众多问题纷繁复杂。当时的妙西镇流传着一句话,“耳听炮,泥沙路,妙西道”,说的就是围绕矿产行业发展的妙西曾经的样子。
“那时我们这里生态破坏很严重。”黄建国说,但是如今的矿山关停了,旅游业搞起来了,我不仅重新做回了司机,还能兼职美术职业,记录下妙西的风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妙西镇西塞山风景区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而当时的整个妙西镇80%以上的企业都是矿山企业,关停矿山意味着1500多名矿工的转业、就业问题,也面临着乡镇财政收入的严重下滑。“因此当时政府提出‘宁可政府过紧日子,不能让百姓过苦日子’。”潘鸣回忆,那是一个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很多干部工作积极性很低,压力也非常大。妙西镇开始尝试一步一步引导矿山企业转型,碰过无数钉子,经过6年的过渡期,终于到了2010年左右出现拐点,财政收入止住了下滑,开始增长。
“这几年引导矿山企业整体转型终于取得了实效,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
妙西镇的光伏产业
面对复杂而艰难的整体矿山企业转型,妙西镇形成了三种转型模式。据潘鸣介绍,首先是将原有的石矿开采工业企业在原矿坑的基础上转变为高新技术企业。比如企业会利用原来矿山的尾渣,加入企业自身的专利,开发新型建材。其次是将已经被大面积开采过的山体铲平,重新恢复耕地并发展光伏产业,被称为“农光互补”。如今这一领域的发电企业税收超过了当年三家开采石矿企业的税收。第三种转型模式就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种产业模式就是要重现当年诗词中所描绘的整体环境。
如今的妙西镇白鹭等鸟类经常可见。“白鹭建立栖息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水环境治理有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生态学博士胡运彪表示,大量白鹭和其它水鸟的到来说明这里有着充足的食物(鱼、虾以及水生昆虫等),而这些食物的生存也和水质息息相关。
“和以前相比,可以说治理效果卓有成效。”在潘鸣看来,这也印证了三种模式取得的成功。
而最重要的还是百姓的收入来源。“百姓们开始重新去旅游服务业和现代高科技企业务工,带动了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潘鸣表示,整个乡镇农民所种植的配套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同时农民也开始在自家的宅基地或者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精品“农家乐”,农民的收入因此得到了整体性提高。
妙西镇的原乡小镇
如今的吴兴区妙西镇,成为了浙江湖州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一个范例。
“2017年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3年关停矿山时候的2倍。2017年妙西镇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69元。”在妙西,村民富裕起来了,就是最幸福的事儿。
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经过多年探索创新,摸索出了一条生态转型之路。当年的矿山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不仅留住了游客心中的乡愁,也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创业增收的“金山银山”。
1、凡本网注明"来源:石材宝或福建石业或scbston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scbstone.com。
2、本文章内容(含图片或视频及音频)由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行业资讯,不涉及盈利问题,版权或图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为非盈利平台,如有涉及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