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业石材网讯)如果你常去香港,那你一定认识它。这幢被称作香港地标的大厦,是中国银行香港的总部,它以独特的建筑姿态,巍然矗立在港岛中区。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穿破云霄,俯视着繁华的维多利亚港。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贝聿铭
在距离香港9600多公里的法国巴黎,也有着一座奇特的建筑瑰宝。它的四周由800年历史的宫墙拱卫,古老的卢浮宫衬托出它耀眼的现代之光,呈现令人惊叹旷世杰作。
在这里,过去和现在时代精神之间的距离被缩到最小。一向骄傲于自身文化的法国人,也赞叹地称之为卢浮宫里飞来的宝石。而这两幢世界级的地标建筑,仅仅是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无数传奇中的沧海一粟。
2007年贝聿铭受访视频/纪录片截图
他曾自我评价道:“在我的身上,有两个世纪并存,我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总会不时回忆起我的出身背景。”他是一位吸收了西方文化精髓,仍保持着中国贵族特色的建筑师。
贝聿铭家族,左一为贝聿铭
贝聿铭出身苏州望族之后。祖父是晚清书法家,父亲贝祖诒是中银香港分行奠基人、苏州狮子园曾经的主人。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1927年入上海就读中学。
当时的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华洋杂处,时髦浮华,二十几层的国际饭店在此拔地而起。正是在上海读书的这段时间,贝聿铭萌发了对建筑的兴趣。
1935年,贝聿铭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建筑学院,后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在访谈时他说道:“我在美国60几年,但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看法还是中国的看法。美国的新锐文化和根植于内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冲突。”
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正是这一奇妙的文化背景和使贝聿铭成为一位独特建筑师。表现在他的作品上,永远都独树一帜,风格鲜明。
肯尼迪图书馆/贝聿铭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其遗孀杰奎琳邀请贝聿铭为建筑师,修建纪念性的肯尼迪图书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
而真正使贝聿铭跻身世界一流建筑师的作品,是1978年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这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它造型新颖,设计独特。平面为三角形既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兼具醒目大气的效果,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玻璃金字塔设计方案/贝聿铭
1980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邀请贝聿铭加入卢浮宫的扩建工程。一个华人,在法国最具历史文化的国宝级建筑上动土,骄傲的法国人恼羞成怒。当贝聿铭拿出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时,法国民众一片哗然,对其进行了持续两年的舆论指责。
但最终,玻璃金字塔成功落地,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许和法国民众诚挚的感谢。30几年过去,它已和卢浮宫的历史融为一体,成为卢浮宫一颗飞来的宝石。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
对一个建筑师而言,除了用几何把东西连接起来,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纹理、色彩、形状和光线。
石材集纹理、色彩、感光度于一体
这与天然石材的特质不谋而合,石材纹理简约、质感纯净、剖面光滑清晰,光可鉴人。石材品种的不同,其纹理也各有不同,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装饰性极强。
现代石材构建的欧式建筑
1942年,贝聿铭与夫人完婚后赴欧洲旅行。在古老的欧罗巴大陆,殿堂级的石材建筑让他心生震撼。他对人说道:“它们很高,用石材来建造这么高大的建筑,这些近乎达到极致的东西,让我心动不已。”
此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精湛的石材运用。
对洞石有着疯狂爱好的贝聿铭作品/柏林历史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石材应用/贝聿铭
2003年,贝老以近90岁的高龄参与家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将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心血凝结于此,是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
5月16日,贝聿铭先生在家中溘然长逝。斯人虽已逝去,但凝聚他生命之光的苏州博物馆和遍布全世界的建筑作品,将被全世界人民永远铭记和怀念。他的传奇也将写进华人纵横天下的史册。谨以此文,纪念贝聿铭,并向大师致敬。
1、凡本网注明"来源:石材宝或福建石业或scbston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scbstone.com。
2、本文章内容(含图片或视频及音频)由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行业资讯,不涉及盈利问题,版权或图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为非盈利平台,如有涉及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