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苏桂军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 高利红
《法制日报》记者 王 阳
记者:石材产业主要有哪些污染?如何治理?
苏桂军:石材产业包括矿山开采和石材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因子主要包括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和废水。
矿山开采粉尘主要产生于表土、风化层剥离、采准工程、荒料搬运、车辆运输等环节。废水主要产生于锯切、钻孔工序的冷却水。废渣主要指产生于剥离、采准、达不到荒料要求的碎石。
石材加工是将矿山开采的荒料进行锯切、磨抛光、异形加工等,生产建筑装饰产品、石雕石刻文化艺术产品、石材家具等,其加工过程中污染源主要是锯切、磨抛尘雾、运输无组织排放粉尘,也有废泥废浆遗撒带来的粉尘。噪声来自于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工业废水来自于机械冷却水。废渣则主要来自产品加工的边角料和锯切、磨抛光等锯泥。
对于矿山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可以建设拦污坝,运用超磁分离技术进行处理。同时推进大切沉淀池硬化和雨污分流设施建设,实现废水循环使用“零排放”。而对于粉尘和噪声,可以通过硬化厂区、道路和绿化植树,建设封闭式厂房、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管网喷雾湿法生产。此外,企业可以利用废石加工异型石材,消化锯泥和废石,回收处置危险废物。
高利红:最初的石材产业,由于开采、加工技术落后,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扬尘污染。在石材开采、加工过程中,切割、钻孔、道路运输等环节产生的锯泥、粉尘。由于缺乏收集、防护装置,露天堆放的锯泥在有风的气象条件下极易形成扬尘污染。二是水污染。石材加工过程中,锯石、磨石等工序需要大量冷却、润滑用水。在冷却环节,还需加入有机冷却剂。冷却剂成分较为复杂,毒性较大。因而排出的废水中混杂着悬浮物、石粉末等,极难沉淀,废水一旦流入附近水体,则会严重影响水体水质并危及水生生物。三是噪声污染。噪声来源于石材开采加工过程中的大切机、磨光机、切边机、叉车、挖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等机械噪声。据估测,在厂区周边可达80分贝以上,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四是固体废物污染。整个石材加工产业对石料的利用率仅有60%左右,石材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渣、锯泥等,大量堆放在开采或加工区域周边。这些固体废物堆放不仅需要占用一定土地,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石材产业发展也造成生态破坏,导致一定区域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具体而言,石材产业导致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其一,因石料开采、加工破坏了山体及依附山体的植被,引发的土壤退化、地面下沉、水土流失等。其二,因废石、废渣等固体废物堆放破坏土壤与地表植被,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以及石质化或荒漠化等。其三,因废水直接排放至周边水体,导致水生态破坏,如水生物死亡等,甚至人因饮用污染的水受到疾病的威胁。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恢复,甚至永远不能恢复。
事实上,石材产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从现有的工艺技术出发均有相应的治理措施。比如粉尘污染可以通过设置防风挡墙、顶棚遮盖等措施解决;噪声污染可以通过使用吸声材料处理;固体废物可以进行循环使用;而废水处理则具有一定的难度,石材加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与悬浮物,对于处理工艺与处理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建立集中的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石材企业产生的废水。
不宜对中小企业“一刀切”
记者:石材产业的污染是否可控可治?
苏桂军: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石材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解决。过去石材产业处于自由发展状态,部分地区确实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和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一是发展理念落后。行业准入门槛低,造成矿山乱采滥挖,加工设备简陋,有水快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二是政府监管不到位。平时无人问津,检查来了“一刀切”,检查过后一切如故。三是相应的技术工艺支撑不够,环保设施不健全。四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地方政府积极行动,企业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尤其是近年来环保大督查,环保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行业不断推广有效措施,如矿山矿权整合,推广集约化开采,杜绝散乱小矿山;开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升,规范开采;加工生产的园区化,集中解决环保设施建设问题;优化企业结构,淘汰落后,扶优扶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环保技术装备快速发展,支撑石材产业环境治理的进步。总体看,石材行业近年来环境改善明显。
高利红:防治石材产业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可以适时出台针对性的地方性立法等,从立法层面规范石材产业。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等。其次,规划先行,加快规划布局调整,集中控制污染。就当前石材产业分布状况,通过积极的引导、扶持政策,将分散的石材企业聚集至产业园区,集中处理污染。再次,积极推动石料行业协会出台相关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目前,石材行业协会已经制定了《石材护理技术规范》并于2017年3月开始实施。相信随着这些行业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出台,能够很好地规范石材企业的生产与加工,引导石材产业走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然后,政府应当给予石材产业相应的技术、财政与税收支持。政府鼓励技术研发,对引进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给予支持,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石材企业清洁生产,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或循环利用。最后,还应当加大环保宣传,让人们了解到石材产业环境整治,不仅关系生态环境,而且影响到我们自己及后代的身体健康。
正因为石材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十分重视对石材产业的环保整治。2016年以来,石材产业已然成为中央环保督察与地方环保整治的重点行业之一。从目前治理状况来看,政府的整治行动已初见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保护不能加剧贫困或造成新的贫困。在对石材产业进行环境整治时,对中小石材企业进行“一刀切”,显然有违环境保护的初衷。这要求政府对石材产业进行环保整治时,需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完善的立法、政策去引导、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促进整个石材产业健康、绿色的发展。
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记者:石材产业如何有序开发、健康持续发展?
苏桂军:矿业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生活的各种物质原料75%来自于矿产资源,资源型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同其他相关矿业一样,石材资源开发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石材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是一对矛盾,必须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开采,要保护性开发、节约开发。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美好环境也是我们要保护的,二者必须很好地结合,这就是新时代所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绿色矿山。
石材行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一是充分认识新时代、新要求,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以资源保护性开发、节约开发、高效开发,以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为起点,全面打造绿色产业。政府负起责任,企业尽到责任。二是加强行业规划、园区规划等顶层设计,按照国家绿色发展要求,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从源头上、从根本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扶持大型骨干企业,淘汰落后企业。四是加快技术进步,尤其是环保技术的研发,为资源综合利用创造支撑条件。五是政策导向。大力支持综合利用产品,推行国家项目绿色采购,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高利红:我国虽然是一个有着悠久石材加工历史的国家,但石料资源的利用方式依旧较为传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湖北、新疆等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石材产区,这些省份在利用先天优势发展石材产业、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这些年频繁被媒体曝光的“石材厂白灰漫天”“牛奶河”等事件。石材产业导致的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对石材产业进行环保整治,并不意味着应当全面关停所有的石材企业,不可否认,石材产业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平衡石材产业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需要政府、石材协会及石材企业的考量。
实际上,石材产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只是我国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石材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是我们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建材材料。因而,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石材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引导并推进石材产业走持续发展之路,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石材宝实时更新石材业内新闻,从各地区各角度各种石材政策,石材运营、石材企业、石材加工、石材价值、石材展会更新报道应有尽有,石材新闻、石材新闻动态样样俱全 ,是国内大型石材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