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库
  • 企业
  • 市场
  • 物流
  • 供求
  • 特价
  • 百科
直达
识图
正在上传图片,请稍后...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55-126
石库
直达
识图
正在上传图片,请稍后...
400-8855-126
首页石材新闻产区新闻告别疯狂开采, “汉白玉村”重现光辉
新闻类别
MORE+相关推荐
MORE+企业推荐

告别疯狂开采, “汉白玉村”重现光辉

产区新闻 | 2019-08-28 08:26:45 | 来源:央广网 | 浏览:1342

  

  房山区大石窝镇的高庄村,村里靠山的一面,有个依山谷而形成的、比陶然亭湖还大的湖泊。今年开春以来,湖边修起了几条上山小路,整60岁的老村民马玉水没事儿就顺着湖边往山上散步,欣赏一下安静的湖面、远山的峭壁、绿油油的稻田。


  马玉水活过这一甲子,也是高庄村变化最大的60年。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最著名的汉白玉产地之一,他亲眼看见了原始开采方式到现代化机械开采的转变,又看到了掠夺资源到保护资源理念的提升。这个湖泊就是最好的证据,它曾是个深达70米的矿坑。


  如今还有不少开采好的石料摆在湖边等待运输,但村子里再也听不到放炮崩石头的声音,也看不见雕磨石材扬起的灰霾。千余年的开采历史,如今正在消失,换来的是更舒适的自然环境。


  □停产后村子安静了

  北京的西侧、北侧皆为山峦,而高庄村便位于平原与山区交界处。沿着公路穿过高庄村,便能来到村西侧的几座山脚下。山并不算高,这里的山展现给人们的一面,是陡峭的石壁。


  这些都是历年开采留下的岩壁,旁边的空地上,堆放着两三层楼高的大块石料,常见一米、两三米,甚至更长的大石块。从村西口一直到山坡上,绵延上千米的路边随处可见这种场景。


  岩壁下面是一片碧绿的湖水。两年以前,按照政府要求,高庄村停止了原石的开采,不再抽水之后,附近山上的水和地下泉水积蓄在矿坑里。“这矿坑有几十米深。”高庄村的一位村民老汉说,“比一栋高楼还深,从里面往上运石料的土路特别陡,差点儿的大卡车都开不上来。”


  由于卡车进出村子的两条道路就在居民的房屋旁,隆隆的卡车声也常年伴随着居民们的生活。不时有重型卡车经过,扬起一大片黄土,在大型机械的帮助下,卡车运上几块石头,开往附近的石料厂。虽然石料已经不再开采,但堆放的石料尚需时日才能全都运出去。用马玉水的话说:“已经看到了安静生活的希望啦。”


  在村外的石水路至房易路边,沿街连排坐落着数不清的石料加工厂,加工厂门口都会摆上几对两三米高的石狮子。昔日这条道路上也是异常热闹,虽然石料生意并不像自由市场一样人多,但每成交一笔买卖,可能就意味着至少几辆大卡车要在此经过、停车,吊车就要工作几个小时。


  “卡车声是不间断的噪音,石头末子常年飘着。遇上刮点儿小风、石料厂或是开采场的粉尘吹过来的时候,扫院子能扫出一撮儿白色的小土堆儿。”马玉水说,“村子一直就是那么脏了吧唧,直到停产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家这个村子可以这么漂亮。”


  □告别疯狂开采的年代

  高庄村的村口有个巨大影壁,上面刻着“汉白玉的故乡”这几个大字。这是村子多年以来的荣耀。这种荣耀与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马玉水年轻的时候,“因为有开采业,咱们村的工分比别的村值钱,远近的姑娘都乐意嫁到这里来。”


  当时的开采以手工为主,这种代代相传可能已有上千年的方式效率相当低。而且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汉白玉的需求量不大,村里常年有大约二三十个村民壮汉,在矿坑附近工作。需要多大的石料,工人便从岩壁或是矿坑中扒出一块。


  虽说方式原始,但在有限的条件下,一系列工序也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很多老村民还记得运输大石料的方式,乃是以骡马牲口拉住石料,趁着冬天,边泼水边结冰边往城里走。从这里运入北京城的石料要经过卢沟桥,村里人常说,卢沟桥东桥头至今还摆着一块村里产的大石头。


  但机器开采方式逐渐冲淡了村民们对传统工作模式的感情,老村民说,2005年后,开采进入最疯狂的时期,每天炸石料的声音如同地震,一公里外的村子都能感觉到明显的晃动。紧接着,石料被重型机械分割、运输。30年前运一块数吨重的石料都挺费劲,到了10年前,机械化作业常常开采百吨重的大石料。


  湖水旁的一处岩壁从侧面记录下了这种疯狂:一处面积稍小的岩壁,是村子开采十几代人、数百年留下的痕迹,另一处面积大得多的岩壁,才用了不过十多年。当时这里有六七个开采坑,加上运输司机,一共数百人同时工作,以至于留下了大深坑。


  “早年没有这个坑,这块地方是普通的耕地。”村民高老汉从家里来到这里种地,沿途会经过几口水井,若是干活渴了很方便取水;但就是随着矿坑越来越深,抽水机不停工作,这几口矿坑附近的水井逐渐干涸。


  因此,停产后形成的这一片碧绿的湖水,让村民们深刻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地下泉水恢复了,家里再也扫不出那么厚的尘土。虽然偶尔还有卡车经过的声音,但再也没有爆破声吵醒午睡的老人。


  □未来依靠绿色发展

  高庄村出名的,除了汉白玉,还有贡稻。村里有几眼泉水,山泉水浇灌的稻米格外好吃,曾是皇家贡品;这持续了数百年的地域名片,也在十多年前石料开采最疯狂的年代消失了,因为开采石料抽水后,不再有泉水能浇灌稻田。直到开采停产后地下水位又高起来,稻田也恢复了。今年插秧时,村子里还请来了不少城里的客人亲手下田劳作,体会务农种稻的乐趣,了解汉白玉文化。“水清玉白稻米白,没了汉白玉,老天又给村子开了一扇窗。”村委书记高继金说。


  最近这一段时间,村子正在修缮几条水泥小马路。小马路不宽,也就能容纳一辆小轿车通行,从村子西口一直修到几百米外的山脚下,有的还向山上延伸一部分。站在半高处看,湖水、廊道、村落彼此相邻,远处部分堆放石料的空场已搬空,正有工人将山坡整理成梯田的样子,据说那里将来会种上果树,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汽油味冲天的区域。


  “北京缺水。”和村民们聊聊环境的变化,没想到村民们着眼颇高,“京郊农村也很少有地方能看到这么大面积的湖泊。这些都是大自然给咱们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来这些廊道可能串起一些小亭子,或是做个水上公园。从城里开车一个小时的时间,让村民们看到了村子未来的活力。大石窝镇已经着手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绿水青山。


  无论如何,石料开采业、山里的汉白玉养育了村子。大石窝镇的几个村子都有石料,自古就有开采,而明朝永乐建都北京后需要修建宫殿,从各地招徕匠人至此,落脚后受资源的恩惠,竟形成了规模不小的村落。最困难的年代,村子凭借这昂贵的建筑材料,总是能有高于附近其他村子的收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经典建筑,很多都用了高庄村的汉白玉。停产之后,是否会影响村民们的收入呢?


  “开采了这么多年,吵闹了这么多年,真正受益挣大钱的,也只是少数人。”马玉水说。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上班了,石矿成了打工者的天地,村口至镇里那条路边数不清的石料厂,“除了添乱,也没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改善。”这些石料厂如今百余家已被清退,剩下的也不再从事加工业,待一段时间处理掉尾货后,就不再经营了。而剩下的石料,村子将有计划地利用,水上公园消纳一些,石雕文化产业工作室保留一些等。


  村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所带来的改善,比起开采石料的工钱重要多了。“村子里面老人多,环境好对他们的晚年生活更重要。如果咱村子真能做成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我倒愿意再受受累,开个度假村、农家乐啥的,带着城里来的人们划划船,给他们讲讲开采石料的故事。”村民高老汉说。

  即便不再生产石料,高庄村这种独特的“优越感”也不会消失。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石材宝或福建石业或scbston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scbstone.com。
2、本文章内容(含图片或视频及音频)由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行业资讯,不涉及盈利问题,版权或图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为非盈利平台,如有涉及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