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库
  • 企业
  • 市场
  • 物流
  • 供求
  • 特价
  • 百科
直达
识图
正在上传图片,请稍后...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55-126
石库
直达
识图
正在上传图片,请稍后...
400-8855-126
首页石材新闻行业动态福建省安溪矿山环境治理缔造“茶乡”新未来
新闻类别
MORE+相关推荐
MORE+企业推荐

福建省安溪矿山环境治理缔造“茶乡”新未来

行业动态 | 2019-09-19 09:51:37 | 来源:中国矿业报 | 浏览:559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门窗不敢开。”这样的场景,过去常常出现在我国许多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市。近年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这些地区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福建省安溪县就是其中闪耀的一颗。


  2018年GDP产值574.12亿元,财政收入50.12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63名——这是“茶乡”安溪县交出的成绩单。“应该说,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就,石材行业所在地官桥镇、龙门镇成功的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擎带动作用。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石材行业退出和矿山治理,得益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在2019中国绿色矿山建设高峰论坛上,福建省安溪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苏提高作为地方政府代表之一,分享了他们的绿色矿山建设经验,并在会后接受了《中国矿业报》记者的采访。


  壮士断腕迎接新生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山区大县和人口大县,有1000多年的立县史。


  苏提高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饰面石材行业成为安溪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在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破坏。当时,官桥、龙门作为石材矿山的主要区域,曾聚集了超过700家各类石材企业,晴天时粉尘满天飞,下雨时泥沙俱下,山下20多个村庄、1000多户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原本清澈的依仁溪也受到污染,几乎成了“牛奶河”,跌死虎、铁峰山、狮子寨、岩格尾等矿区“青山挂白”现象非常严重。


  “那时我们当地人经常说自己的家乡是‘印尼’(印泥)、‘英国’(雾都)。”“飞机上看到白花花一片的铁峰山,就知道到家了。”乍听之下的幽默,仔细想来却非常难受,有谁愿意自己的家乡变成这样呢?


  苏提高对记者表示,更为揪心的是,安溪距离泉州、厦门只有1个小时车程,本应是一方投资热土,然而因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许多优质企业不愿来、不敢来。


  为有效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2011年,安溪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福建省率先实现石材行业全面退出,共关闭石材矿山73家、石材加工企业637家。由此,安溪县财政一年要减少收入约1.5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10。全行业关闭退出后,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怎么办?全县的发展动力从哪来?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


  安溪县在系统分析后,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发展等有利时机,看到了全县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想要变发展包袱为转型优势,第一步就是彻底改变生态环境,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他们立即着手组织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在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治理项目于2012年获准立项为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总治理面积约11.04平方千米,投资概算总额5.6747亿元,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8374亿元。项目分三期实施,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治理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获批立项后,该县紧紧围绕打造“精品工程、惠民工程、效益工程”的目标,高点规划,因地制宜,精心组织,规范运作,成效显著,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我们希望通过示范工程建设,能够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苏提高介绍,基于这个愿景,安溪县大胆跳出传统矿山环境治理活动中“为治理而治理”的单一思维,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原则,将项目设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将园林景观开发、旅游资源和茶文化挖掘理念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安溪县主要推行“三种模式”:一是变矿山迹地为耕地,二是变矿山迹地为农业综合体,三是变矿山迹地为生态景观。


  “从成果来看,应该说实现了五大目标。”苏提高介绍。


  一是消除隐患。通过治理,彻底消除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安全隐患,解除山下20多个村庄、1000多户群众生命安全威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如龙门镇洋坑村洋坑田角落重大滑坡地质灾害点结合治理工程,实施61户受威胁群众整体搬迁,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威胁。”


  二是恢复生态。通过治理,矿山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青山挂白”得到有效治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经过修复的山头植被恢复情况非常好,有的已基本衍替到与周边原始山体浑然一体的效果,甚至看不出治理痕迹。”


  三是增加土地。通过治理,直接增加了大量的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依托示范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一方面将坡面分级台阶建设成石坎梯田种植油茶,另一方面引导、鼓励当地农民利用矿山迹地开垦茶园,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据介绍,目前已经开垦茶园1450多亩。这一做法得到原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的充分肯定,并在2013年4月福建省“矿山复绿”行动现场会上予以推广。


  四是社会效益优。按照“景治结合”原则,安溪将矿山迹地打造成观景凉亭、休闲公园等景观景点,成为了当地群众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为什么要去阿里山,来我们安溪就好。”这是到铁峰山参观的群众的现身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示范工程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当地的产业转型。过去,泛滥的石材厂占用大量土地,严重制约了安溪的发展空间。通过石材行业退出和示范工程实施,安溪县利用矿山迹地和石材厂等土地建设了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厦门泉州(安溪)经济合作区湖里园、厦门泉州(安溪)经济合作区思明园、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园、安溪2025产业园等5个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拓展了安溪经济发展空间,培育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引擎,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预计5个园区可望给安溪带来500亿元的产值、近20亿元税收。‘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战略意图落到了实处。”


  安溪的实践还将继续


  作为安溪石材行业退出和矿山治理全过程的亲历者,苏提高认为,示范工程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造福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从过去的招商引资人家都不来,到现在可以从容地招商选资,安溪县的发展因为生态环境的良性转变,从被动走向了主动,走向了新生。”苏提高对记者说,“引用《福建日报》一篇报道的题目来概括,安溪真正实现了从吃‘石头饭’到赚绿色钱的转变。”


  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苏提高坦言,当地生态环境治理仍需久久为功。“应当说,因资金有限,示范工程开展的主要是基础性的治理工作,如何巩固提升治理成果、深化项目美化亮化效果,挖掘和转化治理成果的潜在价值,更好地发挥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更好地展现其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的示范意义,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而要做好这些工作,仅靠财政投入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争取多向发力。”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石材宝或福建石业或scbston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scbstone.com。
2、本文章内容(含图片或视频及音频)由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行业资讯,不涉及盈利问题,版权或图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为非盈利平台,如有涉及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系我们。